目前,裝配式建筑可謂是走紅整個建筑業,
政策助力,
產業化推進,
全國多地“開花”......
然而很多人對裝配式建筑仍然心存疑慮,
今天,小編為您詳解裝配式建筑的“誤”與“解”。
1、裝配式建筑經過驗證了嗎?
無論從理論基礎的各類國家標準與圖集的發行(如:《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建筑設計示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表示方法及示例》《預制混凝土剪力墻外墻板》《預制混凝土剪力墻內墻板》)等)還是從實踐的項目(國內外實際項目案例數不勝數),裝配式建筑是經過驗證的可靠安全的建筑。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產業化中裝配化施工環節的直觀表現,是將工廠生產的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全流程應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裝配式建筑具有質量穩定、能耗低污染低、生產效率高、安全事故降低、勞動強度小、作業條件好等優勢。
▲美國:鋼+PC掛板組合結構
▲新加坡:預制剪力墻+灌漿套筒
▲日本:預制框架+灌漿套筒
▲香港:PC外墻掛板+標準定型化
2、裝配式建筑質量與安全有保障嗎?
請放心,技術成熟可靠。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各類計算模型的模擬,多樣化全方位的實體實驗,通過國內外大量項目的實踐,證明房屋的質量與安全是經得起考驗的,技術是成熟可靠的。裝配式建筑由于大量的部品部件都是工廠生產的,對品質的把控能力遠遠大于傳統現澆的現場濕作業。
3、裝配式建筑能抗地震嗎?
抗八級地震沒問題。目前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基本等同于現澆結構的抗震性能,甚至某些性能超過現澆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滿足北京抗震八級的設防要求。
能抗震的關鍵技術之一:裝配式節點的連接技術。目前北京主要采用的技術70年代誕生于美國,72年傳入日本,套筒被預制在構件內,另一端鋼筋在施工現場通過高強的灌漿料灌漿進行連接。
鋼筋灌鋼筋套筒連接技術,上世紀漿套筒連接在日本和美國得到了大量的實踐,其中包括套筒應力-應變曲線、循環張拉疲勞試驗,這樣一個技術經過長期實驗,而且經過了強震的考驗,美國和日本的結論都認為它可以在高層建筑中放心大膽使用。另外,裝配式建筑還可以通過引入隔震措施,加強抗震性能。